當前無縫方矩管已跌至歷史最低點,隨著鋼價持續回落,16MN角鋼市場信心也已到了跌無可跌之處,且進入7月份后資金壓力將有所緩解。鋼價在經過6月份的震蕩整理后,底部調整已經到位,預計9月份國內鋼價將企穩并小幅反彈,“不過,鋼鐵產量繼續高位運行、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以及行業資金問題仍在發酵等因素,依然將對鋼市走勢形成抑制作用,預計鋼價反彈高度有限”。顯示需求偏弱,鋼鐵流通市場活躍度不高。從各項分指數看,9月份鋼鐵流通業PMI調查的10項分指數9降1升。鐵礦石從中長期依舊看空的。對于國內而言,目前港口鐵礦石居高不下,金屬融資事件爆發,鐵礦石存在去庫存化將是后期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近期河北地區出現的中小礦山停產現象,我們認為對供給的影響有限,16MN角鋼的走勢構成較大的擾動。對鋼鐵行業來說,還沒有到真正最差的日子,目前市場仍然具備較為穩定的需求,并未出現急劇下滑,但也會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而出現新的變數。原料價格的猛跌減輕了鋼企的成本壓力,但鋼鐵行業的低迷不會有很大改善,特別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大環境下,二季度鋼鐵旺季需求并不如預期,加上無縫方矩管受供給增加、中國管控進口融資及港口庫存屢創新高等不利因素影響,市場信心薄弱,鋼鐵后市不容樂觀。“鋼材的庫存產量比也跌至歷史低位,較低的庫存使得鋼材的基本面出現好轉,一旦終端消費改善或者市場信心好轉,鋼價有一定的反彈基礎。在產業鏈整體惡化的環境下,煤焦企業均處于虧損局面中,而唯獨鋼企能在今年扭虧為盈,這種行業現象值得質疑。筆者日前通過參加大商所舉辦的華北煤焦產業鏈調研得知,目前國內鋼企主要依靠原料鐵礦石購進價格跌幅大于產成品鋼材的售價跌幅而盈利,擺脫了去年的虧損局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際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一度跌破90美元/噸,較年初下跌超過三分之一,而國內鋼材價格指數雖持續下滑,但跌幅遠不及前者。調研鋼企的負責人告訴筆者,這種盈利現象僅是“紙上富貴”:在后進先用模式下鋼企的確盈利,但現在產出的鋼材是用前期購進的鐵礦石生產的,換言之,如果以先進先用的生產模式核算出來的鋼企凈利潤就會出現虧損。況且在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價格持續回落下,本身的成本支撐效應就無法體現,更不用提漲價了,無縫方矩管水漲船高的反向原理會拖累鋼價追隨原料在后市回落。